当前位置:首页> 行业快讯 >

非遗“西秦刺绣”造就锦绣产业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

时间:2023-09-09 11:35:33    来源:经济日报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虎头枕、虎头帽、婚俗枕顶、百花帐、挂饰……陕西千阳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西秦刺绣”的重要发祥地和传承地。9月8日,记者来到位于千阳县的西秦刺绣产业园,领略西秦刺绣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域特色,更了解到这门手艺帮助农民致富的神奇魅力。

西秦刺绣文化产业园内设产品展销、研发制作、技能培训、民俗文化、电商推广五大功能区,一位绣娘正在制作青铜器仿真刺绣。经济日报记者 雷婷摄

“合作社没有严格上下班时间,绣娘有时间就来领取材料,回家缝制,做完交回计工费。无论是中年人,还是老年人,都是计件工资,从几百到三四千元不等。有社员学会操作电动缝纫机后产品大增,月工资增长到4000多元。”今年62岁的李惠莲,是太阳鸟合作社负责人。合作社采取组织+培训带动+绣娘参与的模式,带领1000多名会员发展刺绣,年销80多万件,产值1500余万元。

近年来,千阳县坚持开发保护、传承转化、融合发展的思路,把西秦刺绣作为助农增收的重要产业,推动非遗项目产业化发展,聚力打造“丝路果乡、绣美千阳”文化品牌,开发出民俗文化、仿真刺绣、挂件玩具、儿童服饰、养生保健五大系列、200多个深受现代人喜欢的刺绣新种品,鱼形枕被国家美术博物馆收藏,福禄寿喜、双鱼包等产品入选全国民间工艺美术佳品名录,虎头枕走上邮票全国发行,虎头帽走红冬奥会,产品供不应求。采取“协会+合作社+绣娘”的模式,引导21个刺绣合作社发展,带动1.2万名农村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创业。2022年销售产品680多万件,产值8600多万元,人均增收3500多元。

西秦刺绣文化产业园文化产业园机绣实训车间,合作社社员正在清理绣面线头。经济日报记者 雷婷摄

推动非遗项目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人才是关键。千阳县采取“高校培训大师、县上培训传承人、镇村培训骨干、合作社提升技能”的方式,与西安美院、长安大学等高校建立战略合作,形成“校育师、师带徒、长传幼”阶梯培训模式,年组织各类培训50多场6000多人次,命名“千阳绣娘”200多人。

标签:

青藏高原最大中心城市发现多种珍稀野生动物影像

中新网西宁5月25日电 (记者 孙睿)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专家连新明25日向中新网记者透露,通过近一年来的观测,在青藏高原最大中

2022-05-25

湖北一男子在赣病逝 家属捐献器官挽救3人

中新网南昌5月25日电 (记者 吴鹏泉)江西省红十字会24日消息,湖北一男子在江西南昌因病逝世,家属在悲痛中捐献其器官,挽救了3名重症患者

2022-05-25

湖北云梦全县域恢复实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

(抗击新冠肺炎)湖北云梦全县域恢复实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中新网孝感5月25日电 据湖北孝感市云梦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,该县全

2022-05-25

手语律师唐帅:让法治阳光照亮无声世界

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·我们的新时代丨手语律师唐帅:让法治阳光照亮无声世界 新华社重庆5月24日电 题:手语律师唐帅:让法治阳光照亮

2022-05-25

中国援柬中医张大武:升华中柬医患友谊的“关键钥匙”

中新网金边5月25日电 (记者 欧阳开宇)“大医博学,厚德济民”——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院训。在张大武看来,这句话也是一把升华中柬医

2022-05-25

(中国这十年·吾乡)“邂逅雪豹”带热高原小镇

记者 李江宁 摄 " >

2022-05-25

“但凡有可能,就去做好它”

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党总支书记王震—— “但凡有可能,就去做好它”(奋斗者正青春) 在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,党总支书记王

2022-05-25

上海通报嘉定区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排查情况 一地列为中风险地区

中新网5月25日电 据“上海发布”微信公众号消息,5月25日上午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,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介绍,

2022-05-25

上海嘉定区公布1例无症状感染者所涉及区域和场所

中新网5月25日电 据“上海发布”微信公众号消息,5月25日上午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,上海嘉定区副区长王浩介绍:5月24日

2022-05-25

在家里坐着就能赚到养老钱?37名老人落入高额返现陷阱

37名老人落入高额返现陷阱 本报讯(记者倪建军 通讯员黄洪福 张建军)老年人在家里坐着就能赚到养老钱!只要办理店铺的会员卡成为会员,凡一

2022-05-25